【上海方工】南方丘陵中的水利文化遺產
靖安縣香田鄉車下陳村畔的北潦河河灘上,一座刻著“蒲陂”兩個大字的石碑靜靜矗立,見證著這片土地上的草木榮枯、歲月變遷。
蒲陂工程,是潦河灌區里最早的灌溉水利工程,始建于唐太和年間(827—835年),至今已有1100余年歷史,受益田畝上千畝。史載古時土壩有十余丈,至今已不復存在。清康熙五十一年(1712年)至雍正五年(1727年),當地民眾兩次對該陂進行維修,將原有的柴土舊基改為塊石砌筑,塊石之間用三合土涂刷,以加強其牢固性。目前,陂堰遺址還清晰可見,尚存有數量龐大的塊石和條石。
在蒲陂上游約3公里的烏石李家村畔,是奉新縣從善鄉(今干洲鎮)民眾于明成化十二年(1476年)修建的烏石潭陂(又名洋濠堰),灌溉奉新、靖安兩縣農田萬余畝;在烏石潭陂上游約1公里處的靖安縣項家馬草湖畔,則是清乾隆十六年(1751年)重修的香陂,灌田兩三千畝。
蒲陂、烏石潭陂和香陂三座陂堰工程,屬于南方丘陵地區典型的筑壩引水工程形式。史料記載,這三座陂堰的最早創建,都是經過民眾的親身勘察。他們深入考察當地水源和地理環境,科學考證,并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需要進行了綜合規劃。主陂壩、主干渠道及閘門、壟口等共同構成了工程的總體布局,主陂壩、閘門的位置安排也顯示出當初的合理設計規劃。
潦河灌區,正是在這三座陂堰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。新中國成立后,灌區又相繼興建四座灌溉工程,延續至今,共有7壩7渠,渠道總長152公里。
古陂堰的社會文化價值
自古以來,潦河灌區以農業經濟發展為主,農業水利建設一直受到極大重視,灌區古陂堰沉積了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水利文化遺產,對地方社會產生了深刻影響,成為贛西北農業生產文化的重要內容。
“傳統水利文化遺產,不僅包括水利工程設施和相關附屬配套設施,還包括村落祠堂、族譜、墓葬及紀念碑刻等相關族群文物與文化遺存,以及地方志和其他相關文獻資料及相關水利習俗活動等,蘊含著豐富深厚的社會文化內涵?!苯魇×屎庸こ坦芾砭衷凇读屎庸鄥^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可行性報告》中寫道,“潦河灌區的文化價值,主要表現為體現地方農耕社會發展和水利管理脈絡的歷史文化價值、重視水利‘技術+管理’相結合的科學理念價值、兼顧澤潤農田和水運效益的經濟發展價值、兼以環境改善與惡化并存的生態借鑒價值、濃縮鄉愁情感和傳統文化底蘊的精神遺產價值五個方面,構成了本區域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”
歷史上,這三座陂堰都是民修水利工程,從初建起即成為當地的一項公共事務,陂水是歸整個流域區民眾共同使用的一種公共資源,基本上遵循的是流域區民眾共同受益的原則。地方不同村落、不同族群的民眾通過友好聯合,依據約定俗成的習慣承擔相關義務,履行水利管理職責,體現了友好互助、協同共濟的精神,是中華民族精神遺產的組成部分。
“蒲陂、烏石潭陂和香陂三座陂堰持續運營了千百年,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生產,同時并沒有對其所在的北潦河河道及灌溉區域等造成負面生態效應,體現了經濟、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。”江西省潦河工程管理局局長熊國華說。